路网骨架宽敞纵横、小微园区拔地而起、生态农业星罗棋布、乡村旅游错落有致……五年来,马屿镇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小城市的战略目标,以“农业特色、贸工并进、生态宜居、内外互动、文明和谐”为总体思路,加快由“镇”向“城”的转变,着力推动空间形态优化、社会结构转型,小城市雏形呼之欲出。
经济实力转型促提升
产业发展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支撑。马屿镇把产业转型升级放在突出位置,以重点行业提升、重点项目推进和重点企业培育为突破口,重点突出规模升级、品牌培育、招商引资、技改投入等,努力让产业优势领跑小城市培育。
该镇加大对眼镜光学、新材料及其应用、生物工程三大主导优势产业的提升发展,其中省重大产业项目浙江(瑞安)眼镜创意提升服务平台的落地建设,促使眼镜行业总投入超5亿元,其中5000多万元的机器换人投资直接推动产品档次和品牌的升级换代。依托深化农业“两区”和“三位一体”农民合作体系建设,农业生产也实现“鸟枪换炮”,随着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万多亩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的建成,马屿已成为温州最重要的粮仓和菜篮子,跻身省级农业强镇行列。
与此同时,马屿还通过电子商务,寻求与当下时尚元素紧密结合的转型升级之路。该镇把内外马屿人传统经商优势转化为线上优势,加强与阿里巴巴、新湖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培育引进靖达网络、眼镜电商平台等合作项目,促进眼镜光学、食品机械、农特产品等行业网上网下融合发展。草根工社众创空间则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特色农业园区”为创新创业载体,为涉农企业、家庭农场主、大户、个体农户、青年创业团队创业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
正是得益于优势产业的集聚、提升,近年来马屿镇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据初步统计,2016年该镇GDP约27亿元,财政收入约3亿元,规上工业产值约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约26.5亿元,比2012年均增长3倍以上。
活力城镇旧貌换新颜
汽车奔驰在马屿镇区内,随处可见拔地而起的高楼、宽阔的道路。“好几年没回来了,都有点不认得路了!”在外省经商多年的马屿人张先生前不久回到老家时不禁发出感慨。
跃马新区是马屿镇着力打造的品质“新城”,占地1000亩,30多幢中高层大楼拔地而起,已经初具雏形。投资5亿元的五甲农房集聚工程是跃马新区建设的首批标志性工程,一期工程成功结顶并接受申购。
从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的不止跃马新区和五甲农房集聚工程。近年来,马屿在主镇区构建“五纵四横”骨干路网,城镇污水处理厂、水厂建成投入使用,启动客货运中心、第二水厂、污水处理二期等市政项目建设。
全新的马屿给人的惊喜远不止这些。翻开马屿“小城市”培育规划图,马屿城市广场、跃马中心绿道、城市商业综合体、体育场馆等跃然纸上。
魅力景致描绘新画卷
道路通了、河水清了、村庄美了……如今,不管在马屿集镇区域还是偏远村庄,处处可见美丽景象,时时感受发展变化。我市首个全国文明镇、国家级生态镇,是对美丽马屿建设的最好褒奖。
漫步天井垟景观绿道,眼前天蓝水清、白鹭飞舞,三五垂钓者闲坐河边一边赏景一边钓鱼……更可喜的是,这片曾经省内有名的涝区,经过“五水共治”,成为浙南地区连片面积最大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实现涝区到粮仓的华丽变身。几年来,该镇开展“五水共治”行动,打好河道疏浚、截污纳管、沿河沿岸落后产能淘汰和畜禽养殖整治等一系列组合拳,获评“治水美镇·浙江样本”50强。
这只是马屿改善面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马屿镇深化全域景区化理念,将“城景相融”计划与城镇综合整治相结合,协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大拆大整”、文明创建等,促大建设、大搬迁、大提升。今年启动“大拆大整”专项行动以来,马屿镇试点旧村连片改造,研究连片易地,打造瑞安小城镇拆整新样本。
“今后五年,‘小城市’马屿的步子将迈得更大。”马屿镇党委书记叶序锋满怀信心地说,“马屿镇将扎实推进产业集群化、新型城镇化、生活品质化三大主线,全力建设全省一流的生态休闲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镇、精致宜居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