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工作进入收尾冲刺阶段以来,仙降街道从班子领导到部门、村居干部均下沉一线,人人自我加压,真抓实干,创卫工作有特色且亮点纷呈,大家齐心协力,为共同擦亮“新仙降”出力。
此次创卫“攻坚战”是街道有史以来力度最大、投入最多、参与度最广的一次“集体战”。“在仙降,创卫工作已经从突击状态转变成一种常态化管理状态,形成长效机制,成为仙降环境整治管理的一种传统。”仙降街道党工委书记金华明说。
[亮点四]
村民主动加入自拆队伍,拆出一片广阔天空
[亮点二]
“乱点”成“亮点”,环保型垃圾屋面世
[亮点一]
“脏乱差”仙三路改头换面成“景观带”
[亮点三]
仙降菜市场“划行归市”成全市“典范”
12月初,仙降街道金山村全体村民都干起了同一件事,自拆屋前屋后违章建筑。
记者在现场看到,家家户户都拿着家里拆违装备,亲自拆除自家屋前屋后的铁皮违建。被拆除的铁皮、钢筋全部堆放在空地上,等待集中清理。
亲手拆除了自家门前的违章铁皮,村民王先生笑着说:“这违建十几年了,起初说要拆除还觉得挺心疼,但拆除后,感觉真好,第一次站在家门口的道路上可以一眼望到头。”
采访中,不少村民都发出了和王先生一样的感慨,要知道,在刚得知要拆除屋前屋后违建时,他们可谓是截然不同的态度。
从11月下旬以来,仙降街道集镇村驻村干部天天都要干一件事,和村“两委”成员到各自的村内挨家挨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求村民自觉拆除屋前屋后的违章建筑。起初村民对他们这种行为不谅解,甚至有些抵触,他们这样说:“自家的违建又不影响他人。”
“这些违章建筑既会带来消防安全隐患,又影响村容村貌……”半个月来,每天的耐心沟通,终于打消了村民们的抵触情绪,他们纷纷表示愿意主动拆除违建。
截至目前,在街道驻村干部指导下,目前金山村、翁垟村等9个集镇村屋前屋后违建已基本拆除,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街头小广告一直是街道环境治理的“顽疾”,这些藏身于楼道和墙体的“牛皮廯”严重影响着街道面貌和居民的生活环境,近期,仙降街道各集镇村墙面刷白,小广告治理快速推进。值得一提的是,从11月份以来,街道采取“谁贴谁清理”的方式,强制要求辖区内粘贴小广告的商户主动清理“牛皮廯”,并承诺以后不再随意粘贴。
仙降街道仙降村菜市场是早些年纳入改造提升的农贸市场之一,相比较现代化“高大上”农贸市场,它显得陈旧“传统”。按照创卫标准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首先必须对熟食进行“划行规市”(各类产品按种类划定区域),但这一要求受到了多数摊主的拒绝。“一旦从这个区域搬离,会影响到我们日常的客流量。”摊主们说。
但近日,在市场监管仙降所执法人员和仙降村驻村干部半个月的“苦口婆心”之下,摊贩们终于“松口”了,他们集中搬到了菜市场内一块空闲区域,成立了“熟食区”。
在熟食区,一个个摊位被隔成独立的玻璃房,玻璃房上开出了一个小纱窗,“马大嫂”们隔着玻璃选购熟食,通过小纱窗拿货,实现全程待售食品“零接触”。店主和“店小二”统一穿戴“四件套”:帽子、口罩、手套、白大褂。
“原本以来搬离后会减少客流,没想到环境卫生提升后,顾客反而多了。”采访中,各熟食摊主笑着说。
市场监管仙降所所长孙海豹表示,仙降菜市场“划行归市”受到了市创卫办的点赞,并成为全市菜市场学习的“典范”。
据悉,今年仙降街道在菜市场整治上下“苦功夫”,对辖区内仙降菜市场、横街菜市场和翁垟菜市场进行了改造提升,还对四甲村菜市场进行了改建,结束了其20年“马路”历史,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道路上到处是坑坑洼洼,附近无数垃圾堆放点,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高峰期路阻不断,往日里出门,坚决绕行!”说起仙降街道仙降村的仙三路,附近的住户抱怨声不断。
不过,最近当记者再次走进仙三路,往日的面貌已不复存在,坑坑洼洼的道路全面硬化,一路平坦;周边垃圾被全面清理,完全不见踪影;最值得一提的是,仙降街道还将在道路的右侧铺设草坪、栽种树木,欲打造一条道路绿化“景观带”。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景观带”已经进入全面施工状态,一块曾经被废弃的大石头“坐镇”景观带正中央,绿草坪下的黄泥已经全面铺设完毕,预计半个月内完工。
看着学校门口即将成型的“景观带”,仙降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这样说:“以往放学,我们对这条路是避之不及,以后这里就会干净整洁了,真好!”
徐定春介绍,仙三路“脏乱差”已经成为仙降人民的“心头病”,自创卫工作开始,街道一直在谋划如何改造该路段,经多次现场勘察,与仙降村进行沟通协调,于半个多月前正式开启硬化、绿化整治工作。
“目前,仙三路与56省道的交接口正在建设一个小公园,未来,该路上还将建设一个生态停车场,我们将会把这条路打造成一条示范路,一个属于仙降街道的地标。”徐定春说。
此外,位于仙降街道横街村的繁荣路也是坑坑洼洼且“脏乱差”的“典范”,经过半个多月的硬化、美化,路面平坦,两旁还建起了文化墙,一幅幅墙体宣传画让过往路人深刻感受到了仙降的文化气息。
近日,仙降街道下社村的村民发现,该村鹤翔小区正门口,原先肮脏破旧的垃圾堆放点不见了,被改造成了现代化的环保垃圾屋,附近地面全部铺设了绿色草坪,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垃圾屋与草坪交相辉映,俨然已是一处小风景区。
记者在现场看到,环保型垃圾屋主体部分已完成,该屋外墙为灰色,侧面安装了一扇铁门,正面设有两个垃圾投放口,相比传统的垃圾屋外形更为“现代”,容量也更大。垃圾屋的设计者,仙降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定春介绍说:“垃圾投放口将采用不锈钢活门设计,下方有脚踏板,轻轻一踩,不锈钢活门就会打开,村民便可以往里面投放垃圾了。”
据悉,建成后的垃圾屋还设有换气扇、照明装置和消毒灭蚊设备。
“环保型垃圾屋,不仅外形美观、密封性好,还没有异味。作为街道环保垃圾屋改造的试点,该环保型垃圾屋将与12月底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如果群众反映良好,我们将在街道内所有新建小区门口推广。”徐定春说。
11月份以来,街道先后在辖区内建设150多间传统垃圾屋,购买600多个环保垃圾桶发放给各个村居,街道内9个集镇村陈年垃圾基本被清扫完毕。此外,街道还先后对9个集镇村公厕进行改造提升,目前已完成10余座公厕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