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日历只剩下最后薄薄的几张了,回顾这一年,仙降街道有许多值得感怀的成绩:高大上的电商园区、米修众创空间落户横街工业区,带动一方产业发展;集智能便捷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全面落成,传统街道正式向“智慧街道”跃进;轰轰烈烈的“大拆大整”破解瓶颈制约,进一步拓宽经济社会发展新空间;大刀阔斧的环境大整治,仙降环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税收社会化试点工作实现阶段性目标,截至11月,街道规下企业和个体户国税实际入库7615万元……这些漂亮的成绩让群众啧啧称赞。
“我们所有的努力,只为让仙降人民的幸福感一年更比一年强!”仙降街道党工委书记金华明说。
关键词:产业升级 一个电商园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仙降是“瑞安胶鞋名城”的主要生产基地,登记在册的鞋类制造企业654户、个体户287户,共计鞋业经营主体941户。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底,我市网络零售稳步增长,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约201亿元,入围全省网络零售前10名,在温州市排名第一,其中,仙降街道网售额占我市的“半壁江山”。
为给鞋类企业、经营户、电商提供一个集中展示、展销的平台,推动仙降产业升级,由仙降街道牵头,今年4月,万众期待的仙降电商园区应运而生,也是在今年的“双11”,位于园区内的仙降街道米修众创空间正式敞开大门。
走进位于横街工业区的电商园区,映入眼帘的是五排十幢整齐规划的厂房,底层是清一色的鞋铺,高端精美的店铺装修、时尚新潮的鞋子款式。据悉,目前入驻其中的都是仙降本地的鞋类批发商,园区还围绕这些商家建起了现代化仓储物流体系。在这里,商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纷纷表示,入驻电商园后,生意明显好过往年。
仙降街道米修众创空间位于电商园B区二楼,这是一家既有“高颜值”又有“内涵”的众创空间,现代loft工厂化的设计风格,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一站式“保姆型”的全方位(或选择性)配套集成服务方式,以“项目合作、入驻服务、挂靠服务、培训服务”四种模式,为传统企业、初创企业和草根创业者提供创新、创意、创业及就业的发展平台。
通过这一二十年的发展,仙降制鞋业已有较好的基础,并在国内外有了不小的知名度。“通过打造电商园区与众创空间,将进一步整合信息流、人流、资金流和发展动力,最终实现地区性资源共享,快速向鞋艺特色小镇迈进。”金华明说。
“未来,仙降街道将持续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各类优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全面释放创新创业的活力。我们希望以后的仙降电商园区,不仅是仙降鞋企、鞋商的‘根据地’,更是全市电商的标杆性平台。”金华明说。
关键词:红色阵地 村民中心、文化礼堂成村民精神家园
2016年以来,仙降街道结合实际,以强化“红色阵地”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基层党建活力,为村民带来了精神生活上的享受,同时推动仙降街道文化事业的发展。
今年年初,仙降街道四甲村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建好的52间解困房通过摇号分配,村里住房困难户都能分到一套心仪的住房。“我们在整合建设民生住房项目、菜市场项目的基础上,再调整增加村民中心规划设计,在中心地段不占一分地,既解决了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又让村民在家门口拥有一个800多平方米、功能齐全的村民中心。”仙降四甲村村党支部书记蔡其金说。
既要把村民中心建起来,又要让其真正发挥作用,仙降街道抓住重点解决“前期谋划、资金保证、作用发挥”这三个难点,强势推进村民中心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全天候便民的“红色综合体”。
在仙降街道的指导下,四甲村将村民中心和多个民生工程项目整合,做精“设计图”,利用规划成熟的公共场所、民生项目的改造空间,将村民中心落在生活聚集区,通过整合、盘活、融入、实现资源占用最小化效益发挥最大化。
今年10月,项岙村文化礼堂开放,这个融入该村“草席文化”和瑞安童谣的文化礼堂吸引了不少民俗爱好者参观,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全省各地文化礼堂建设如火如荼,仙降街道文化站全体工作人员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阵地、村民的精神家园。如今仙降街道已有6家文化礼堂,它们各有特色,如台头村的文化礼堂设置了象山书院,前林、后林村文化礼堂申报“高腔”非遗,在垟坑村文化礼堂建造千年石塔等配套设施……
在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努力之下,各村的文化礼堂已成了当地村民读书看报、休闲娱乐的新去处,好风气逐渐在村里树立。
关键词:大拆大整 大拆促大建,大整促大变
12月12日,记者在仙降街道翁垟村“大拆大整”现场看到,街道工作人员按照拆除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在确认安全腾空后,一声令下,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一幢幢危旧房屋应声倒下……
11月份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仙降街道迅速开展“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街道组织人员对辖区危旧房、违章建筑、出租房等开展拉网式全面排查,发现一处,拆除一处。
“我们街道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强力推进危旧房隐患排查和治理改造提升、违法建筑排查整治和拆除,消除隐患,确保平安。”金华明说。
最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街道集镇村驻村干部“三顾茅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求村民自觉拆除屋前屋后违章建筑,得到许多村民的响应并主动开展自拆。截至目前,金山村、翁垟村的违章建筑已基本拆除,其余村居拆除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预计本月底,街道集镇村所有屋前屋后违章建筑将陆续被拆除。
“十几年来,第一次站在家门口的道路上可以一眼望到头,这违章建筑拆得好!” 站在自家门口,金山村的王先生感慨地说。
两个月来,仙降街道紧锣密鼓推进“大拆大整”专项行动,截至12月15日,已全面排查片区内10658间在册房屋,排查出疑似危房167间,其中已鉴定C、D级危房117间,已拆101间,加固5间,腾空16间;排查“四无”经营生产单位2129家,其中小作坊656家,整治完成1010家,小作坊597家;拆除违章建筑5.7万平方米,新居民减少6118人,减少率6.88%。目前共排查出租房18784间,安装二维码门牌18784个。辖区内18737间出租房全部排查到位,对17204家出租房、合用场所开展了整治,并组织了56次联合执法,断电578家,关停526家。
“对于拆违腾出的空地,将在年底开始陆续启动规划建设。大拆促大建,大整促大变,仙降街道建设的新蓝图已然绘就。”金华明说。
关键词:环境整治 多措并举,环境卫生大为改观
占道经营的小摊小贩消失了,硬化后的道路一眼望不到头;河道里的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走在河边的小路上心情舒畅了很多;墙面上的乱涂乱贴不见了,一面面粉刷一新的白墙跃然眼前;拥堵路段高峰时段不再拥堵,在交警的指引下一路畅通……
今年,仙降街道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扎实开展“治脏、治乱、治堵”工作,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构建起了创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机制。采取加强宣传、以点带面、部门联动、彻底清除等方法,全面启动改善街道人居环境工作,完善街道设施条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街容街貌。
“虽然仙降环境整治启动晚、基础差、时间紧、任务重,但街道全体干部信心十足,以‘背水一战’的决心,‘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态度,短短数月时间,仙降街道街容街貌焕然一新。”说起今年的环境整治工作,金华明的嘴角不自觉上扬。
近日,记者走在仙降街道的大街小巷上,发现经过整治,仙降环境卫生大为改观。据悉,12月初,仙降街道还率全市之先,将在9个集镇村范围内打造10座无污染环保型垃圾屋,目前位于辖区下社村的第一座环保型垃圾屋已经动工,房屋建设主体已经完成。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垃圾屋是一间小型屋子,设一扇侧门和几个垃圾投放口,均采用不锈钢活门设计,下方有脚踏板,轻轻一踩,不锈钢活门就会打开,这样就可以往里面扔垃圾了。据悉,建成后的垃圾屋还设有换气扇、照明装置和消毒灭蚊设备。
“环保型的垃圾屋,不仅外形美观,还没有异味,如果群众反映良好,我们将在街道内大面积推广。”仙降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定春说。
2013年,一条“悬赏20万元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微博将仙降治水问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因为这条微博,仙降的金光堡河成了焦点。仙降街道多次对金光堡河开展河道整治,通过截流、抽水、清淤等,将其从“水沟”恢复成河道,并多次上门与违章业主沟通,拆除沿岸违章建筑1.9万平方米。金光村通过集资,把昔日的垃圾河打造成当地的景观河,今年7月,金光堡河上还出现了一些“新面孔”:美人蕉、菖蒲等水生植物点缀着河面,为河流增添了勃勃生机。
近年来,仙降街道将压力转为发展动力,在辖区内全面铺开治水工作,制定“一河一策”、“一河一档”等方案,落实河长制、每周图片汇报制,通过治污、拆违、互岸、河道清理和河岸绿化等举措治水、护水,快速实施生态护岸,推进截污纳管进程,目前28条河流完成清淤工作。
关键词:服务民生 实现各项事业稳中快进地发展
2016年,仙降街道始终立足民生,大力推进重大重点项目和惠民实事,加快整合自身及辖区的优势资源,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街道管理水平,以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税收社会化试点工作等民生实事为具体抓手,努力实现街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中快进地发展。
“街道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民生。”金华明说。
仙降街道公共服务中心位于仙降街道办事处内,总占地面积约3700平方米,总投资900多万元。这幢大楼看似平淡无奇,却拥有集中、高效又便捷的服务窗口,最先进的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功能齐全的消防安全培训基地……
今年5月底,投入约100万元的仙降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正式投入运营,它是仙降街道的“神经元”,也是仙降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的“灵魂”,它到底有什么能耐,为何“身价”如此高?
带着疑问,记者走进指挥室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走进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宽阔的大屏幕跃然眼前。大屏幕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屏幕,显示仙降街道的道路、学校、村办公楼等,每个公众角落都纳入其中。显示屏旁边放置着一张办公桌,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忙碌着。
“形象地说,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室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对街道内的公共设施、道路交通、房屋土地、企业厂房、个体工商户等‘部件’测定‘户口’,建立数据库,实行‘身份证’式管理,每个‘部件’被一一明确相关权属责任单位,从而实现街道管理的精确化。”金华明表示,该指挥室将打破传统的街道管理模式,提供更加开放、直观、可视化的街道管理平台。
“仙降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全面落成、窗口进驻,代表我们从传统街道向‘智慧’街道迈进,代表仙降街道工作的开展由管理向服务转变。”金华明说。
4月28日,仙降街道规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社会化管理工作启动仪式在街道一楼会议室举行,市财政地税局、市国税局对进行了授牌仪式并签订合作协议。
此举意味着,仙降街道辖区内规下企业和个体户生产经营产生税费,不用再赶去市区办理,可直接由当地代为征收,并代开发票。这是仙降街道便民服务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税务部门打通服务纳税人的“最后一公里路”。
据悉,今年1至11月,仙降街道规下企业和个体户国税实际入库7615万元,同比增长19.13%;地税实际入库3206万元,剔除“营改增”、“小升规”等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7.05%。其中仙降街道代征点入库国地税税款193万元,预缴税款40万元,税收收入增幅明显,税收社会化管理试点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
“仙降街道作为我市第一家试点单位,努力在制度上求突破,模式上求创新,实效上求提高,全力推进税收社会化管理工作。”金华明说。
[记者手记]
这一年,仙降通过多方面打造更具魅力的宜居家园、和谐温馨的人文家园、环境优美的绿色家园和群众满意的幸福家园,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这是一幅顺应群众期待和时代要求的幸福图景,是一幅看得见、摸得着的优异成绩单。
2016年即将过去,这一年,仙降街道全体干部风雨同舟,不断谱写出新的传奇。2017年,如何迈出更踏实的步伐,在2016年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是摆在每位仙降人心头的问题。新的征程,总是给人新的期待,2017年,仙降发展任重道远,仍需不懈地努力和探索。
仙降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