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才能叶茂。五年来,我市3700多个党组织和7万多名党员围绕怎样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怎样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集思广义、同心同行,共同书写答卷。
思想建设摆首位
12月22日下午,我市3500多名党组织书记带头,市、镇、村三级1.2万名干部迎来一场特殊的考试,这场以《宪法》《党章》《准则》《条例》为内容的测试,是我市在党代会召开之前对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的一次“大检阅”。
“以考促学、以考促用、以用促廉。让《条例》《准则》等党内法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既要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也要抓全体干部这个“最大多数”,着力推动学习教育全覆盖。
作报告、认真自学、分组讨论、撰写学习体会……今年以来,我市共有3700多个基层党组织7万余名党员参与“五味”党课学习。何为五味?
“党味”紧扣党性教育,“辣味”讲身边的警示案例,“农味”用老百姓的话说事,“趣味”创新党课形式,“回味”侧重巩固提升。通过“五味”党课,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得更深、学得更透、效果更实。
五年来,我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打赢理想信念教育主动仗。
我们看到,举办研讨班、培训班,或通过新媒体平台,在党员中开展党章党规学习,让党章党规入脑入心。
我们看到,各乡镇街、部门开展集中“夜学”,工作学习两不误,让党员干部通过学习转变作风、提升工作效能。
我们看到,打快板、演小品、画漫画,“线上”学和“线下”学,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方式,让党章党规实实在在地走进每一位基层普通党员的心里。
五年来,我市推出“百场宣讲到一线、千场党课送基层、万名党员写感言”等系列特色活动,共开讲各类党课15300多场,31万人次党员参与学习,制作了10余部党性教育专题片,各平台累计点击率突破20万次。
我市每年对全市910个行政村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轮训,形成向先进看齐的良好工作氛围;推出“瑞安先锋”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新鲜即时的党建信息,让党员每天都能方便快捷阅读党建新闻,接受党性教育。截至目前,我市共推送微信公众号281期,共计1500多条,关注阅读总量达60多万次;共发送微党报122期,共计332万多条。
从严治党重在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管理党员成为新常态。农村党员基数大、个体之间素质高低不齐,怎样加强管理、体现党员先进性?
前不久,有2900多名农村党员的陶山镇,率温州之先推出党员日志式管理,探索农村党员管理的新路子。该镇出台了《陶山镇农村党员素质考核暂行办法》,将党员的4方面15项内容进行细化评分,每位党员在“做合格党员日志本”上如实记录工作情况后,由支部核实鉴定打分并盖章。
日志本虽小,但干得好才能写得好。“闲时翻来看看,还挺自豪的。”有着20年党龄的陶山镇花园底村村支书张庆标告诉记者,过去,每位党员干多干少相差不大。推行日志式管理,把大家工作晒出来,既是对个人工作的肯定,也是鞭策。“通过这样的方式,突出过程管理,促使党员发挥先进性,真正俯下身子为百姓干事。”陶山镇相关负责人说。
权力的手如果乱伸将受严肃追责。我市日前针对领导干部干预党政机关工作问题出台了《领导干部干预党政机关工作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为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依规正确履行职责加上一道“紧箍”。
要想民风正,先要官风正。今年4月,为引导党员干部规范自身行为,为诚信社会建设树立标杆,我市推出《瑞安市干部信用等级评定实施办法(试行)》,对全市干部在日常工作、社会活动、个人生活等方面的信用表现评定等级,严管干部的“工作圈”“社交圈”和“生活圈”。
剑指“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从2015年8月开始,我市开展“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专项整治。该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共有206名干部因“庸懒散拖贪”问题被问责,调整不适岗干部17名,71名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改进和提升。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
我市建立基层党建“一查一考一赛”巡查制度,每周一次随机查、每月一次综合评、每季一次赛实绩,先后对6个乡镇(街道)、18名相关责任人员进行约谈提醒,抓基层打基础的氛围日渐浓厚。
我市深入实施村(居)主职干部三年任期综合评价,评出优秀村主职干部273人,作为市、镇两代表和下届村主职干部人选优先推荐对象,对85名不合格村干部予以整改落实或免职劝退处置。全力查处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违建违排、长期失联等各项问题,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我市还出台“驻村干部管理三十条”,推行了驻村工作党建报表机制,将驻村干部应当掌握的村级动态情况纳入报表内容,形成“一村一档”,先后排查掌握班子不团结村118个,调整处置工作不在状态的村干部53名,有力优化了基层环境。建立142个驻村党群连心室,划定不合格驻村干部7条红线,每个季度开展驻村工作“比武竞绩”、量化排名,先后对192名优秀驻村干部进行奖励,对61名履职不力驻村干部实行调整问责。
五年来,我市干部作风明显好转,营造了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
基层党建再出发
30多年改革开放,瑞安一步一个脚印,创造了无数发展奇迹。
全市3700多个党组织发挥了勇于担当的堡垒作用,7万多名党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
刚刚揭晓的2016年12月份浙江好人榜上,我市优秀共产党员、高楼镇东岩社区岩头山村村委会主任吴贤解赫然在列。十余年来,吴贤解坚持以富民强村为己任,千方百计改善基础设施、发展集体经济。为抢通在台风“鲇鱼”中受损的通村公路,他不幸跌下山崖去世。令人感动的是,抢救他的一周时间内,当地上百名村民日夜在医院守候他们心中的好干部。
在我市基层干部队伍中,还有成千上万的吴贤解。
在今年我省单体最大的危房腾空拆除工作——“大拆大整”的现场,处处闪现着党员干部身影,他们无比耐心地带头上门做工作,在群众满意的基础上,签约腾房,用钉钉子的精神拆出了一片新天地。
今年6月,飞云街道垟西村被称为“蜗牛工程”的“南站华庭”安置留地项目缴齐了所有房款,原因就是“19名党员业主带头”。
在十二大旧改项目、社会治安大巡防、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中,还是党员干部主动扛起“重点难点”,不畏艰难,冲锋在前,一股劲儿抓到底,仅东新产城融合示范带攻坚项目,今年已累计拆违65.6万平方米。
全面帮扶经济薄弱村,我市出台“强村”工作意见,31名市领导、84个市直部门单位,结对帮扶100多个经济薄弱村,目前我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已达到6.47亿元,全市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达到131个,超过500万元的村达到19个。
我市在温州范围内率先推出村干部考绩差异化管理,将党建工作列为重要内容,实行基本报酬和考绩奖励双轨运行制,将村干部坐值班制度与工资直接挂钩,切实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村居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
上个月,湖岭镇凤安社区党建联村正式挂牌,该社区毗邻的7个村村干部每周联署办公,破解农村资源不均、改善民生难题。从此,周边山区群众办事再也不用到交通不便的山上找村干部,党员再不愁党日活动人少氛围不浓,弱村小村的发展大计可以跟周边强村大村的干部一起集思广益、同心同行。
建立农村邻里互助会是我市实施红色细胞工程建设中的一大创新。互助会推选党员邻长,“联系一个网格、包干一片责任区、帮扶一家邻里困难户、组织一次义务劳动、认领一批微心愿”,党组织的形象得到全面提升,全市9000多个邻里互助会得到群众的一致点赞。
……
我市群众看到: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全面帮扶转化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引领、推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充分发挥;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成为常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省心、省事、省钱的高效服务。
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瑞安广大党员提振了精气神、展示了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