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环保局对马屿镇的河溪进行“体检”,测得水质为II类水,较过去大大改善。这是环保马屿所重拳整治梅屿花岗岩加工行业取得的成效。去年以来,该所在马屿镇政府的牵头组织下,全面关停取缔梅屿社区11家花岗岩加工场点,通过“四无”整治,河溪污染源得到控制,河流重焕新颜。
特色产业与环境保护如何取舍?
梅屿社区花岗岩加工行业历史悠久,曾为梅屿社区特色产业,但存在“低小散”状态,属于典型的“四无”生产经营单位,且小作坊多分布在河溪沿岸,乳白色废水直排入河,周边村民叫苦不迭。
对此,市环保局高度重视,多次开展宣传,动员整改,并组织业主去泰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但因生产设施跟不上要求等原因,花岗岩加工行业的污染情况愈演愈烈,严重羁绊马屿镇“绿色”发展步伐。
一头牵着经济效益,一头牵着绿色生态,特色产业与环境保护之间该如何取舍?综合分析与权衡后,环保马屿所决定,坚决取缔11家花岗岩加工场点。
借“大拆大整”东风铁腕整治
2016年12月22日,该所联合行政执法、国土、住建、电力、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梅屿社区屿头村的“吉祥石材”花岗岩加工场进行取缔,现场采取断水断电措施,并拆除违章建筑1500余平方米。
据了解,该加工场2015年曾因涉及环境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但一直整改不到位。“此次借‘大拆大整’的东风,必须动真碰硬,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坚决予以取缔。”环保马屿所所长池仁富说,目前马屿镇已全面关停取缔11家花岗岩加工场点,接下来将对土地进行复耕,并对河岸进行驳坎和绿化,使之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取缔与提升两手齐抓
重拳整治花岗岩加工行业是环保马屿所集中整治“四无”生产经营单位的一个缩影。自去年10月中旬我市开展“大拆大整”专项行动以来,该所因地制宜,把握节奏,定下取缔与提升两手齐抓的总思路,对辖区内“四无”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集中整治,关停取缔高污染、安全隐患重的小作坊小企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眼镜产业是马屿镇的支柱产业,其中隐匿的“四无”隐患亦不容小觑。该所细化举措,一手抓执法监管,倒逼整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四无”眼镜企业,并积极推动有关企业入驻眼镜小微创业园;另一手抓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园区生产“软环境”,当好“店小二”,为企业送上优质的“绿色”服务。据了解,该小微园约300亩,目前已有50家企业入驻
据悉,截至目前,马屿所共排查“四无”生产经营单位139家,其中,限期整改37家,停产整改6家,关停取缔9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