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或黄昏,城市或乡村,广场上、小区旁、花坛边,全世界每一块平整空地都能扭动起舞的中国广场舞阿姨们似乎早就成为了“全民公敌”。噪音、扰民、喧嚣的争议,将她们与“大嗓门”、“低素质”捆绑在一起,广场上寻求运动乐趣的她们,变得面目模糊。
“简单的标签将广场舞妖魔化了,这并不公平。”作为新湖果岭广场舞舞蹈队的发起、组织人之一的张学兰阿姨,对于社会新闻中的报道有着深深的无奈。
因为爱跳舞,她们成了“全民公敌”
张学兰阿姨是2015年上半年搬入新湖果岭的,由于孩子的工作非常忙碌,为了方便照顾他们的生活,她和老伴儿离开老家熟悉的人和事,成为最早入住新湖果岭的一批业主。
“我和老伴儿早上会在小区游泳池周边散散步,稍微活动下身体,后来发现小区里的老人也都会选在这里运动,就慢慢熟悉了。就有人提出想学习广场舞,我正好又会一点,就说可以教大家。”
从陌生到熟悉,一支16步的广场舞,让张阿姨发现:身边同龄的邻居,每天除了照顾家里儿孙,属于她们自己的时间很多,但也很单调,这群老人的生活需要更多的释放。于是,在和舞蹈老师周学琴一起组织下,小区的第一个社团组织——舞蹈队也就应运而生了。
*跳舞队业主
随着舞蹈队伍的壮大,矛盾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在舞蹈队刚开始活动的一段时期,因为没有设备,只能将各自的手机音量开到最大声,因为休息日一大早声音太过刺耳,张阿姨和她的姐妹们被周边楼幢的业主投诉了。业主小林和刚生完宝宝的王女士到物业反应,“工作了一周了,好不容易周末想睡个懒觉,但是楼下的声音严重影响到我了”,王女士也激动地说:“宝宝现在才几个月,需要大量睡眠时间,现在搞的宝宝都不能好好地休息了”。
有矛盾,也会有解决的办法
直接禁止吗?收到投诉的新湖绿城物业工作人员没有粗暴的去解决问题,而是找到张阿姨了解情况。
“两边都是小区的业主,不能太生硬的去解决,我们把双方的诉求统一起来,找到更柔软的解决办法。”物业工作人员如是说。
在物业的介入协调下,使事情出现了转机。
“物业先是帮我们找了一些场地,后来又给我们提供了音响设备,我们自己也更加注意练习时间、练习地点的安排,现在早就没有投诉了。”张阿姨对物业提出的解决方案十分满意。
对于前来投诉的业主,物业也做了很多协调工作。
“来投诉的主要是年轻业主,上班的作息和老人的作息难免有冲突,但是都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多换位思考,想想自己,再想想家里需要活动的老人,自然就能体谅这群老人了。要想到以后自己老了,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买菜做饭,等子女们工作回家,这样单调的生活大家都不想要!”
关于业主反应的问题,新湖绿城物业也专门成立社团联合会专案小组。将新湖果岭30人以上社团进行备案管理,组织社团联合会会议。为了让社员们能多交流,物业还提供新湖果岭内部场地支持,配合大型赛事举办等,同时对社团的运营提供指导和帮助。
就这样,小区的广场舞不仅继续跳了起来,也不再影响其他居民的日常生活。
热爱生活,根本停不下来!
如今新湖果岭舞蹈队的成员们已经超过30余人,张阿姨姐妹们的朋友圈也随之扩大,如今他们不仅学会了数十支舞蹈,更在社团生活的交往中,找到了以往没有的乐趣和归属感。
这群热爱舞蹈、热爱生活的老人因彼此的交往,丰富了子女们不能时刻陪伴身边的空白与缺憾。
不仅是组织舞蹈队,小区的老年业主纷纷在担任颐乐学院的老师、社团队伍参加各类演出活动、自发组织小区老人集体出游……新湖果岭的精彩生活根本停不下来。
同时,随着入住新湖果岭的业主越来越多,小区的兴趣社团也更加多样。比如:太极扇小队,5位成员每周都会有两三个晚上来切磋舞艺,而小区爱好打太极的老人,则经常在一期步行街晨练,还有一些业主是乒乓球爱好者、柔力球爱好者、二胡爱好者……小区的生活氛围也越来越浓郁。
今年新湖果岭特别成立了业主社团联合会,舞蹈队、二胡队、篮球队、棋牌队……只要你热爱社团活动,又恰巧需要兴趣爱好的交流平台,小区的业主就可以加入新湖果岭社团大家庭,在新湖果岭找到生活的精彩。
喝茶,散步,旅行…
那些因年轻忙碌而错过的赏心事
现在做,刚刚好
因为
家人在身边,朋友在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