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种茄子心里更加有底了。”农户谢世冲在接受完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后,高兴地说。日前,省农科院专家和我市农业专家来到荆谷田头,“把脉”各种蔬菜,为农户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专家一行首先来到陶山镇沙垟上村式熊农资连锁店,查看农户眼下的农药使用情况。当时,农户谢世冲正在这里购买农药,欲给正开始结果的大棚茄子除虫。
谢世冲家总共种植有2亩地的茄子,知道这里有省农科院的专家在,急忙咨询起自己眼下遇到的难题:“这几年,茄子很容易长蓟螨(一种极小的虫子),这种虫子特别难杀死,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打一次农药,还是没办法完全处理掉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包崇来对这个问题很重视,他来到田头,仔细查看了该园茄子的生产情况,果然在叶子的背面发现了不少的蓟螨,“蓟螨是比较难处理的,主要是它的繁殖能力太强,哪怕你一次性杀死了95%的虫子,剩下的5%又能很快繁衍。现在省农科院研究出了一种生物技术,就是用性诱剂来杀蓟螨,只要挂上蓝板,涂上性诱剂,大量蓟螨就会主动扑上去,然后黏在上面。”
包崇来分析了使用性诱剂杀虫的好处,农户在使用农药杀虫时,虽然使用的是低毒农药,但只要是农药就会有残留,生物技术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另外,杀蓟螨的农药都是进口的,价格不便宜,一亩地喷一次农药的开销要超过50元,2亩地一个月就能节约400元左右了。
“性诱剂瑞安哪里能买到吗?”谢世冲问,他已经非常心动了。
“这种生物技术还比较新,没有全面推广开,所以在瑞安还买不到,我回去后可以将性诱剂快递到你家,你先实验下,我们后期可以考虑在这里建立一个实验区,专门实验性诱剂除蓟螨的效果。”包崇来说。
包崇来和谢世冲相互交换了电话,方便以后沟通交流。
据悉,我市从2012年开始与省农科院的合作,农科院与我市不少合作社均有着结对关系,农科院为农户们解决疑难杂症、并为其提供新品种新技术,而我市广袤的土地则成为农科院成果转化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