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经信委发布《2016年浙江省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我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76.36,较2015年提升4.08,明显超过浙江省97个县(市、区、功能区)2.70的平均增速,首次跻身全省一类地区。
指数从58提高到76.36
2013年以来,我市的两化融合指数不断攀升,由2013年的58提升至去年的76.36,对于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据介绍,“两化”融合指数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整体情况,包含基础环境、工业应用、应用效益等指标以及多项子指标测算形成。“相当于满分100的试卷,我市去年考到了76.36,跨越了75的二类与一类界限,首次跻身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一类地区。”市经信局信息化发展中心主任陈建宙说。
这几年,我市持续高度重视两化深度融合,把发展信息经济、推进两化融合作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大对企业两化融合的政策支持力度。去年,我市出台《瑞安市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企业信息化投资项目将获得15%至20%的补助,单个补助项目最高可达100万元。据悉,该《办法》是温州市首个出台企业信息化专项资金补助政策,在全省两化融合类财政补助资金中补助比例最高。
记者了解到,两化融合财政补助资金即将发放。“目前我市已成立专家组进行审核,补助资金预计于5月份发放,总资金预计达500多万元。”陈建宙说。
企业广泛应用信息化系统
经历了设计阶段,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模拟实验室这个月进入了试制安装阶段。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模拟实验室,除了在设计、制造环节对产品进行验证外,还可以实现产品再现数据监测反馈,实时了解到客户手中的使用状况,既提升了售后服务质量,又有利于产品的改进。
“力诺”布局信息化管理体系搭建已近11年之久,今年,该企业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两化融合再做进一步提升。“我们计划对ERP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改善、升级,以适应当下企业发展。”“力诺”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我市越来越多企业投资建设信息化项目,并且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目前ERP、电子商务应用、数字化设计工具等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端提供支撑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在我市的领军型企业中应用比较广泛。
据统计,目前我市已有2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分别为瑞明集团和浙江迅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14家温州市两化深度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其中华峰集团、瑞立瑞安汽车零部件公司等9家企业被评为温州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雅虎汽车、博业激光、浙江时代铸造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评为温州市两化融合试点企业。
争取突破80大关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深入推进“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强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争取2017年、2019年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分别突破80、90大关。
下一步,我市将以两化融合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快生产装备的改造提升。推进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强研发、制造、管理、营销等重点环节信息系统的无缝衔接和综合集成,实现全流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力争2020年,培育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8家以上,骨干企业装备数控化率50%以上,树立一批省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0家以上,建立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示范样板。